导入数据...
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商与亲社会行为有何关系?来自一项元分析的证据
时间:2024-12-11 10:57:31    初审:曹晓君    复审:王茂森    终审:袁加锦
    查看:102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泛指所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主要包括利他、助人、合作、分享、捐助、安慰等一系列行为(Eisenberg & Miller, 1990; Kou et al., 2004)。这些行为是有利于儿童与青少年和他人友好相处以及融入社会的重要行为。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更倾向于关心他人利益,这种关心他人的意识是廉洁心理品质的基础;同理,具有廉洁心理品质的儿童青少年,内心尊重公正,诚实正义,这种价值观会推动他们展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情商。情商是指个体能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能够自如地调控情绪,从而使自身的情感与智力得到发展的一系列能力(Mayer et al.,1990; Goleman, 1995)。情商对个人的家庭幸福、职场顺利和人生成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情商和亲社会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Zhao et al., 2020; Moreno & Jurado, 2024)。具有高情商的个体能更积极地解决问题(Mavroveli et al., 2007)。然而,由于研究设计上的差异和结果的不一致,使得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无疑阻碍了人们对这两个变量之间联系的理解。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技术来探讨儿童与青少年情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可能会影响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

儿童与青少年的情商与其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何种关联?是否受其他因素的调节?通过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检索,共纳入40项研究和40个效应量(n = 20621)。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 0.43)。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年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更具体地说,幼儿期(0-6岁)的情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强于儿童中期(7-12岁)和青春期(13-18岁);男孩的情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强于女孩;文化也被发现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西方文化对两变量的调节效应要比东方文化弱;最后,当情商测量工具为我国学者刘艳、邹泓所编制的情商问卷(LZ)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这些结果表明,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商可能是提高其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本研究探究了儿童与青少年群体情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对如何促进和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商和亲社会行为具有参考意义,结果也证实了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情绪智力测量工具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未来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并进一步利用实证研究探索儿童和青少年情商与亲社会行为和干预机制,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亲社会行为水平。

上述研究第一作者为曹晓君教授,论文已发表于《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JCRQ1、排名9/77、中科院一区Top)。论文第一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第二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同时该论文得到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一般项目经费的资助。

 

图1  儿童与青少年情商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文献筛选流程图

 

图2  儿童与青少年情商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漏斗图

论文信息:

Cao, X., Chen, J.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Youth Adolescence (2024). 

https://rdcu.be/dSiVi

DOI:https://doi.org/10.1007/s10964-024-0206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