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李厅助理研究员揭示违规惩罚决策行为的大脑网络模式
时间:2024-12-05 16:31:02    初审:李厅    复审:高伟    终审:袁加锦
    查看:105

公平是构建人类社会核心价值的基石之一,也是党和国家对公职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面对那些表现出自私行为的个体,人们通常会采取惩罚的方式来维护公平原则。这种惩罚机制对于维护和强化社会规范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威慑那些可能违反规则的人,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于干部的公平意识测量而言,长期以来都依赖于主观的问卷测量,缺乏以客观的、不受自我掩饰影响的客观指标的衡量,少有通过惩罚行为及其客观神经指标衡量个人公平态度的实证研究。

近期的理论模型揭示人类惩罚行为的深层机制,表明这种行为根植于大脑中多个大型功能区域的协同作用。这些区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惩罚网络。通过结合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任务功能磁共振成像,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惩罚网络的内在结构如何响应外部认知需求,从而促使个体做出适当的惩罚行为。

结果发现,尽管惩罚网络的功能架构在静息态和任务态之间存在一致的交互模式,但在特定任务条件下也会发生重构。具体而言,与静息态相比,任务态下的惩罚网络部分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在公平和不公平条件下表现出一致性增强,而整个惩罚网络的效率(包括全局和局部效率)则仅在不公平条件下发生特异性改变。此外,不公平条件下惩罚网络的全局效率可以解释个人的惩罚倾向。

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从系统级网络的角度为惩罚网络如何自适应重组以促进公平维护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我们证明了,尽管整体模式得以保留,但惩罚网络会根据需求依赖的方式重新配置其网络架构,以支持对规范违反行为的适当惩罚。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心理学权威期刊《Psychophysiology》。论文第一作者为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纪检监察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李厅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封春亮副教授和王金辉研究员。

论文信息:Li, T., Feng, C. & Wang, J. (2023). Reconfiguration of the costly punishment network architectures in punishment decision-making. Psychophysiology, 61(2): e14458. (SCI/SSCI; IF2023: 3.7; JCR Q1/中科院二区). DOI: 10.1111/psyp.14458